“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,把困難的挑戰反復做”是安徽魯控環保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武泉泉的座右銘。2019年,武泉泉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和鉛冶煉事業的熱忱加入安徽魯控,6年來他始終以“踏實務實、勤奮刻苦”的作風扎根生產一線,面對行業技術難題敢闖敢試,面對生產挑戰迎難而上,以匠心致初心,用實干顯擔當。
圖為武泉泉(左一)在指導工人搶修設備
迎難而上,側吹爐工藝的“探索者”
2020年11月,安徽魯控富氧側吹爐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,這一工藝具有高效、節能、環保等諸多優點,是業內公認的先進技術,但也可能出現冒爐、結焦等問題。為保證試產成功,作為熔煉車間副主任兼側吹爐中控負責人,武泉泉和熔煉團隊連續一周晝夜奮戰,憑借對設備參數的精準把控和對工藝細節的不倦追求,通過完善壓差曲線、優化工藝調控制度,最終實現側吹爐穩定運行。這一突破使安徽魯控成為行業側吹爐工藝變革的標桿,為公司下一步的發展規劃積累了寶貴經驗。
技改創新,鍋爐系統的“守護者”
熔煉是再生鉛生產線上的核心工序,熔煉鍋爐積灰也是困擾業內的常見問題。2021年初,為避免熔煉鍋爐積灰威脅生產安全,武泉泉憑借多年經驗,在不停機狀態下精準判斷積灰位置,創新性提出“增設鍋爐入孔+水冷壁鰭片”清灰方案,通過夜間生產保溫度、白天清灰保風道,武泉泉帶領團隊用了15天的時間就徹底解決了鍋爐積灰隱患。此次技改不僅避免了可能導致全線停機的重大隱患,更創新總結了清灰方案,鍛煉了隊伍,安徽魯控鍋爐系統清灰效率也由此提升40%。
降本增效,市場競爭的“突圍者”
為提升產品競爭力,安徽魯控在2022年啟動還原爐、真空爐稀有金屬回收項目。面對還原爐粗放式生產導致高額的生產成本,武泉泉與外聘專家開展了近4個月的調試攻關,配合精煉生產團隊提出“精準配料+階梯式試驗”方法,并帶領團隊配比物料、記錄試驗數據,通過優化還原劑用量、氣量配比與反應時間等關鍵環節,使得還原爐生產成本從最初的2000元/噸以上降至1500元/噸左右,同時還在真空爐環節產出市場需求的高銻鉛和精錫。該成果不僅豐富了產品品類,更打通了“廢料-精煉-高附加值產品”產業鏈,為企業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。
圖為武泉泉(右一)在熔煉車間中控室調試數據。
破局求生,工藝改革的“踐行者”
隨著再生鉛市場競爭加劇,2025年安徽魯控決定開拓含鉛資源綜合利用業務解決原料依賴問題,以“礦廢結合”試驗為切入展開戰略突圍。武泉泉主動承擔起“工藝落地總協調人”的責任,化身“泥腿子”,負責來料監控、物料轉運、原料兌翻和產品跟蹤等生產流程服務,對每批試驗用廢料的成分、堆放位置、用量搭配爛熟于心。在他的跟蹤監督下,技術部料單執行得到100%落實,產品穩定性99%以上,批次廢料處理爐況波動明顯減少。隨著生產試驗的開展,公司正在逐漸擺脫對廢舊鉛蓄電池的原料依賴,并積累復雜廢料處理的多項技術經驗,為業務轉型和戰略突圍奠定了堅實基礎。